期刊简介   About
刊名:四川水泥
主管: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
主办: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国内刊号:CN 51-1456/TU
国际刊号:ISSN 1007-6344
邮发代号:62-149
语种:中文
出版周期: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投稿邮箱:
投稿QQ:
录用查询 Search
当前位置:杂志首页 >> 文章简要 >> 正文

如何强化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18年11月6日 浏览:336次

摘要:消防监督管理是预防建筑工程火灾事故的重要途径,能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概率。目前,建筑消防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对此,在此次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建筑消防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建筑消防监管中的不足,以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旨在为消防监管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

 

1引言

 

纵观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火灾事故发生概率在不断提高,势必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面对此类问题,管理者要配合相关的政府部门来监控建筑消防工程的质量,注重对消防工程的科学性监管,从而提高消防监管水平,以求在根本上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火灾事故危害度,从而保护人们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的基本概述

 

2.1概念

 

关于建筑工程消防问题,我国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就消防监督管理主体与职责范围进行界定,但是,具体的界定不尽相同。一般来讲,消防监督管理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防火监督与管理工作。诸多人将防火监督直接界定为消防监督,其实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然而,也可这样理解[1]。在学术界,针对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内涵界定也不是很统一,部分学者认为消防监管就是在消防监督条件下实施消防管理,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建筑消防管理包含多种形式的监督管理。在理解上,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加侧重于对消防工程的管理。

 

2.2主要内容

 

通常来讲,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主要包含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2]。应急管理就是针对某一突发性事件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在某一程度上,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应急管理主要是为应付重大或特大事故而实施的应急预案。而风险管理是在降低风险条件下的一种权宜之计。简单来讲,风险管理主要是对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变整个过程的统称。风险管理需具备一定的处理顺序,可优先处理可能引起极大损失的事件。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来将损失降至最小。

 

3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3.1消防设施管理不合理

 

在建筑防火体系中,消防设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消防检查过程中存在着对消防设施检查流于形式的问题,还有部分消防设施长期闲置且未接通水电,甚至设备开关和阀门还处在关闭状态。久而久之,消防设施中配件会逐步老化,以至于最终失去其应用性能,势必会增加建筑消防隐患。建筑工程装修施工时,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发生材料乱堆乱放的现象,极易堵塞建筑消防通道。若消防通道被废材所占用,会严重削弱消防营救效果。

 

3.2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建筑消防监管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成为制约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法律法规体系中,对建筑监督主体、监督手段与监督流程等未作具体说明和规划。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监督工作过于随意、管理误区与管理松懈等问题。鉴于消防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使得消防管理变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会让整个施工现场表现为无序化、混乱化状态,一些垃圾废材存在随意堆放与堵塞消防通道的问题,在消防设备检查与养护上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消防监管效果,由于法律法规条例不够健全,导致在监督管理上存在着职责不清的问题。

 

3.3监管人员素质待提升

 

一般来讲,消防部门管理员均来自基层院校毕业生与作战指挥员等,由此可见,消防监管员并非专业的人员,专业知识相对缺失,特别是管理技能与管理知识缺乏,同时,也未开展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培训,导致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未能灵活运用专业技能来监管建筑消防系统,从而无法获得理想的消防监管效果。

 

4强化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当前,为提高建筑消防监管效果,企业应充分了解建筑消防监管体系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对此,我们就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分析如下。

 

4.1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为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减少和火源相关的器具,消防监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火灾的危害性,管理者要发动全体人员每年开展两次火灾演练活动,主要对人员撤离与疏散部分进行演练,结合具体的疏散活动来规划路线,从而开展科学而有条不紊的疏散,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疏散时,要确保每个人都要利用湿毛巾来捂着鼻子与口,防止被浓烟呛到,基于此,开展相关的消防活动,利于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准备[3]

 

4.2完善应急消防设施

 

为获得理想的消防监管效果,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消防设施体系,利用优质的消防设施来控制火灾蔓延势头。据统计,消防栓控制系统在火灾控制上具有很好的效果,火灾控制率为50%,而喷淋消防系统的灭火概率≥90.0%。设计消防系统时,要结合建筑工程重要度、安全类别选择相应的消防系统,条件允许下,我们最好选用喷淋消防系统。为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科学的消防系统,在控制消防系统质量的基础上控制造价。消防工程建设者要具备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做好消防预警工作,才可确保消防工作变得更有价值与意义。监管人员需对应急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管理,构建科学的维护管理机制,从而落实好消防应急设施建设工作。

 

4.3优化消防咨询制度

 

构建相应的消防咨询机构,让消防部门可以在消防工程管理之中转变职能,从而更好地落实消防工程咨询机制[4]。政府部门可通过相应的宏观监督职能来引导与吸引其他的中介结构参与进来,进而提高消防工程质量与应用价值。此外,还应构建科学而完善的消防管理监督模式,进而提高消防监管效率。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应成立专项消防安全咨询部门与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这对于消防监督管理意义重大。专业而优质的咨询与服务机制可保证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功能,便于设计方对建筑工程结构开展科学而规范的设计,进而提高消防安全水准,也充分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背景,这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与行业支持。消防部门主要负责检测消防工程的消防能力与消防设计方案的审核,其必须要以身作则,意识到建筑消防工作的实际价值,并加大在消防工程监督管理上的力度,让监督机构与安全咨询机构能够科学介入到监督管理之中,既能减少工作量,还能实现对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管,促使建筑消防监管机制变得十分灵活,明确设定好多方机构的职责与权利,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4.4建立消防自主审核机制

 

企业应构建相应的自我审查机制,监管者要对施工单位人员开展专业化的指导,进而提高施工方人员的消防技术水平与知识能力,以达到理想的自我审查效果。例如,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时,工作人员未依照具体的规范与要求来防止各类机械用油,势必会增加消防隐患的风险。面对此类问题,要从施工方审查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好消防隐患风险,科学配置灭火器等相关用品和设备。消防工程设计方要充分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来开展相应的工作,要针对设计质量来承担一定的责任。此外,还要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实况,重视对工程质量的管控,从而落实好消防工程的设计责任。设计方需构建科学的自主审核机制,设计图纸要经由设计方管理者来审核,等到审核合格之后,将消防设计图纸交予消防部门审核,让行政管理部门把消防设计图纸交到公安消防部,等到获得批复后,交到建设方来开展施工建设工作。

 

4.5加强监管团队建设

 

新时期,为大大提高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应不断提高消防监督人士的综合素质,为消防监管做好系列准备工作。为培养优质的消防监督团队,要在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的条件下,重视对消防监督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其一,重视对在职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定期开展短期的执法培训与消防监督,也要开展专项业务集中化培训等,以提高消防监督者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其二,重视对专业技术干部团队的考核与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干部培训工作,并及时开展专业技术考核,不断提高技术干部的专业实力,可为岗位工作开展提供前提。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中人员的安全与财产安全。特别是高层建筑,其对消防工程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然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消防监督与审核系统,然而,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为提高消防监管水平,应增强相关的安全监管意识,强化应急设施建设,加强监管团队建设,从而为建筑消防监管做好系列的准备,降低消防安全隐患发生概率,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德泉.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71~172.

 

[2]刘希林,马胜峰,郭法军.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J].民营科技,2017(5):109.

 

[3]彭华伟,院琛.探析如何做好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128~129.

 

[4]王俊杰.浅谈如何强化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