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建筑行业对经济的推动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的检测不仅能有效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客观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而且还有助于规范整个建材市场,保证整个建筑行业的市场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建材检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检测现状提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1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检测人员综合职业素养偏低
随着建筑行业中人们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越来越重视,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也必须得到相应提高。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入职门槛较低,部分人员严重缺乏质量检测的专业技能,对于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及规定认识不清,缺乏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经验,以至于在设备操作中不熟练,致使检测数据缺乏准确性。部分检测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容易受到涉及经济利益行为的干预,以致于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失去了科学性与真实性。
1.2全国各地质量检测方法不同
目前,建筑材料的生产单位遍布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的省市都有着自己独立的质量检测程序与质量检测标准。针对不同的检测标准,其检测机构均会采用相适应的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法。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检测仪器,对建筑材料检测市场的规范化提出了很大的难题。
1.3消费者对建筑材料缺乏辨别能力
面对品类众多的建筑材料,消费者往往是眼花缭乱,难分好坏,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非专业人士,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多取决于供应商的产品介绍,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消费者自身缺乏建筑材料质量辨别能力的现状致使某些不法生产厂商大量出售假冒恶劣产品,严重扰乱建筑材料市场。
1.4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由于需要检测的品种众多,数量繁杂,检测机构往往采用抽查的检测方法。一旦所抽查的试样缺乏产品代表性,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严重失误。而且,检测机构碍于检测成本的的影响,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去引入新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比较传统,甚至更多的时候采用人工操作,使得检测结果极容易受到检测人员的主观影响。
1.5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当
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作为消费者,一方面,依然是缺乏建筑材料质量辨别能力;另一方面,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贮藏以及保管缺乏专业性,致使某些建筑原材料在不当的存放过程中发生质变,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完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机制
政府应针对建筑行业现状,并结合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建筑材料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一套完善的建筑材料质量保障体系,从法律法规角度,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健全合理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有助于规范各个相关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程序,使其在检测过程中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2.2建立合理的市场监督机制
合理的市场监督机制包含了政府机构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监督检查、建筑材料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以及与建筑材料相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共同督促与监理。政府部门应针对建材市场的发展形势以及现有状况,制定一套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使建筑材料检测程序有法可依。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监督检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泛滥横行,严厉铲除不法生产单位,以促进建筑材料市场的结构化。建筑材料检测单位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应遵守公平、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规范,在适当的质量检测标准的指导下严格把关,并对检测数据报告认真负责。同时,建设单位应当采用正当的招标采购,确保所购买的工程材料质量可靠。设计单位在选用建筑工程材料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型。施工单位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进场应严格检查验收。而监理单位应明确对建筑材料的监理范围,切实做到监督检查,公正无私。各个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相关标准,塑造一个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的市场监督环境。
2.3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行业应注重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素质培训,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方面。专业技能上,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及检测方法,在提高自身专业检测知识的同时,注重积累实际检测工作经验。同时,建筑行业还需加强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唯利是图,培养检测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4规范建筑材料取样检测
建筑工程中选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试样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检测质量,更好的反映每批建筑材料的总体特性,必须选取足够数量的检测样品,而不能为了减少工作强度,随机选取一个或几个样品。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等都会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需从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取样部位等方面严格规范建筑材料的取样标准。
2.5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主要包括进场时的检验和进场后的检验。进场时的建筑材料,首先,应检查是否具有与所订购的建筑材料的型号相匹配的质量合格证以及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其次,相关人员对于建筑材料的型号、性能、包装等需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问题,及时予以退回拒收;最后,待所有检查手续完成后,必须经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场,否则不予进场。进场后的检验主要针对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的贮存保管。对于建筑材料的贮存,应根据建筑材料的相关性能,品种分类,进行编号、登记、入库。不同的建筑材料之间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界线,避免相互掺杂以造成建筑材料之间的品种混淆及性能质变。
3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选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材料的检测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层层把控,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过关。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塑造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建筑行业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马燕.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9+11.
[2]张一佳.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7):53-54.
上一篇: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与环境保护措施 2018-08-20
下一篇: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2018-08-23